军魂永不褪色|杨东升:老兵热心公益 彰显大爱情怀
杨东升,男,汉族,今年51岁,中共党员,1987年入伍,1990年退役,现为义马市中车河南重装公司员工。如果问杨东升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是什么,他一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兵”。
1987年11月,18岁的杨东升高中毕业,本来有机会去国有企业上班,但他怀着向往已久的绿色军营梦,毅然决然参军入伍,成为一名高炮连战士。3年军旅生涯中,他热爱部队,在训练中高标准严要求,吃苦耐劳、技能过硬,参加过多次军事演习;在政治上,他积极要求进步,信仰坚定,忠诚于党,多次受到部队嘉奖。
公益摄影,为老革命留下珍贵“全家福”
2012年11月,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杨东升参加了义马市民政局与义马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光影溢彩,走进优抚对象家庭”公益活动,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20名优抚对象“全家福”拍摄任务。这些优抚对象在不同的街道、社区、厂矿,居住分散。有的电话号码不对或无人接听,有的家庭成员长期在外地,不好集中。面对这些困难,杨东升利用工作之余,牺牲节假日,想方设法与这些老革命取得联系,定时间、定地点、定家庭成员,上门走访了20余名优抚对象家庭,最终圆满完成了全家福拍摄任务。这些优抚对象,都是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民族解放事业和现代国防建设中作过贡献的军人优秀代表。在拍摄走访过程中,杨东升根据抗战老兵张玉琢口述,整理撰写了《我的抗战》,这篇口述抗战历史题材短文和珍贵的优抚对象“全家福”都在大型图册《历史不会忘记》上刊发。
志愿服务,让抗战老兵感受关爱尊崇
2015年8月15日,河南省郑州市,全省91位老兵齐聚一堂,共庆抗战胜利70周年。庆祝现场,来自义马市的两位抗战老兵马世英、张玉琢,参加了这一盛会。两位老人都是98岁高龄,行动不便,听力下降,表达也比较困难。杨东升作为志愿者,从帮助两位老人资格申报到参加会议,全过程参与,参会期间一路跟随搀扶、引导、安排行程,两位老兵在接受大家致敬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来自志愿服务者的关爱和敬重。
抗战老兵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解放的参与者和奉献者,为了大力弘扬爱国精神,传递正能量,让炎黄子孙更好地牢记历史,珍爱和平。杨东升积极参与“关爱抗战老兵,传承民族精神”等公益活动。他克服重重困难,节衣缩食,从2012年起,坚持八年如一日义务帮助马世英、张玉琢等抗战老兵及老兵遗孀12人,争取各类基金27万余元,走访慰问480余人次。杨东升还先后利用抗战老兵生日、“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抗战胜利纪念日、中秋节、春节等慰问抗战老兵、为老兵们义诊、争取政策支持,办实事20余件,并及时将钱款送到他们的手中,让老人们充分感受到党和社会的温暖、尊重。
爱心捐赠,让乡村“一老一小”不再孤单
义马周围个别山区,青壮年外出打工,村庄里留下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他们作为社会的一员更需要大家献出一片爱心去温暖去帮助。杨东升,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志愿者,从2010年开始,每到冬季,就组织志愿者从家里和亲戚朋友、同事、战友,社区集中收集不穿的衣物,用自家车运送到山区,捐赠给困难群众。多年来捐赠衣物两千余件,4个村庄500余人次困难群众接受了捐赠。这虽然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但正是因为这无数看似渺小的事情,才最终成为温暖整个社会的靓丽风景。每次在捐赠现场,村里的大娘、大伯们总会拿出红薯、柿饼塞大家手里表示谢意,每次都被志愿者们婉言谢绝:我们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热衷环保,在户外运动中践行“两山”理念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退役军人杨东升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通过关爱老兵、志愿服务、爱心捐赠和环保公益这些平凡善举,诠释了他退役不褪色、永远跟党走的当代军人本色,他用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彩、为军旗增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