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退役军人风采

担当映初心 热血铸大爱——陕州区财政局党员干部杜红阳的无偿献血之路

发布日期: 2025-05-26 10:08
来源: 陕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陕州区财政战线,有无数默默耕耘、甘于奉献的身影杜红阳,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闪耀着不平凡人性光辉的楷模,他用自己的热血谱写了一曲爱的乐章。2023年2月,他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授予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为社会凝聚爱心力量,传递生命希望。

图片


军人底色:责任与担当的起源

陕州区观音堂镇石壕村,一个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山村,公元759年,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写成《石壕吏》这篇不朽的诗作。

杜红阳出生于石壕村,从小就受到家庭和社会良好风气的熏陶,养成了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对军人充满了崇敬之情,渴望有朝一日穿上军装保家卫国,献身国防事业1990年,他参军入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军旅梦想。

军队生活是艰苦而充满挑战的,但对于杜红阳来说,这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在军队里,他接受了严格的训练,不仅练就了强健的体魄,更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每一次的任务,他都全力以赴,用坚定的信念来战胜困难无论是艰苦的野外拉练,还是紧张的军事演习,他都严格要求自己,自己跟自己叫板各项成绩名列前茅他深知军人的职责就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哪怕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的军人使命,成为他日后在无偿献血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退伍不褪色:财政岗位上的热血情怀

退伍后,杜红阳进入陕州区财政局工作。虽然离开了军,但他始终保持着军人的作风和品质保持军人本色,一言一行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服务百姓、服务社会财政工作岗位上,他迅速适应环境,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项工作任务。他勤奋好学,努力提升自己的财政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很快成为了单位里的业务骨干。

图片


然而,他并没有因为繁忙的工作而忘记自己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的初心。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街头看到了一辆无偿献血车,那醒目的红色标志和志愿者们热情的宣传,唤起了他内心深处想要为社会继续奉献的渴望。他想起在军队中那些救死扶伤的场景,深知血液对于挽救生命的重要性。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走上了献血车,开启了他的无偿献血之旅退伍不褪色的担当中写下一抹靓丽的红色

坚持与执着:无偿献血的漫漫征程

从第一次献血开始,杜红阳就仿佛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终身的使命。他定期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只为了能够按时为需要的人献出自己的血液。他的献血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期间也遇到过各种困难和挫折。

有一次,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时期,他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但他仍然惦记着即将到来的献血预约。同事们都劝他这次先放弃,等工作轻松些再去,但他坚定地摇摇头说:“那些等待血液救命的人可等不起啊。”于是,他在完成一天紧张的工作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前往献血点。还有一次,他身体有些不适,但经过检查,各项指标仍在献血允许范围内,他不顾家人的劝说,毅然决然地完成了献血。他说:“只要我的血能救人,这点小毛病不算什么。”

在时间的长河中,他的献血次数越来越多,累计献血量不断攀升。每本献血证都记录着他的爱心历程,每一次的穿刺都是他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他像一位默默守护生命的天使,用自己的血液为那些处于黑暗中的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